地质勘察是打水井过程中的首要环节,准确的地质信息对于制定合理的打井方案、保障施工安全与水井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。同时,针对勘察过程中发现的潜在风险,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至关重要。
在地质勘察阶段,专业技术人员运用多种手段获取地下地质信息。地质测绘是基础工作,通过对地表地质现象的观察与测量,绘制地质图,分析地层的分布、岩石类型及地质构造特征。例如,通过识别地层中的断层、褶皱等构造,判断地下水的径流方向与富集区域。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也广泛应用,如采用电阻率法、电磁法等,探测地下不同地层的电性差异,从而推断地层结构与地下水分布情况。在某打水井项目中,利用电阻率法精准定位到了地下富含水的砂岩层,为后续的井位确定提供了关键依据。
钻探取样则是获取地下地质信息最直接的方法。通过钻探取出岩芯样本,直观观察岩石的岩性、结构以及其中的含水情况。对岩芯样本进行实验室分析,测定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、化学成分等,进一步了解地层特性。例如,分析岩石的孔隙度与渗透率,评估其储水能力与导水性能。
然而,地质勘察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风险。在复杂地质条件下,如岩溶地区,地下溶洞、暗河分布复杂,可能导致钻探过程中出现掉钻、卡钻等事故。在软土地层,易发生钻孔坍塌,影响勘察进度与数据准确性。为应对这些风险,在勘察前制定详细的勘察计划,根据不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勘察方法与设备。在岩溶地区,增加地球物理勘探的密度,结合地质雷达等技术,更精确地探测溶洞位置与规模。在软土地层,采用优质泥浆护壁,提高钻孔稳定性。
在打井施工阶段,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制定针对性的风险应对策略。若遇到地下坚硬岩石,提前准备大功率钻机与优质钻头,确保顺利钻进。对于可能出现的涌水问题,制定排水方案,配备足够的排水设备。在某沿海地区打水井,地质勘察发现地下存在承压水层,施工前制定了完善的止水与排水措施,在井管安装过程中采用特殊的止水工艺,成功避免了涌水事故,保障了打水井工程的顺利进行。地质勘察与风险应对策略的有效实施,是打水井项目成功的重要保障。